边城无处不飞花——西双版纳泼水节剪影(下)6864
发表时间:2024-07-02 08:56来源:漪涟文艺 春江水暖时节 ,我们从江淮平原飞到彩云之南,不为别的,只为老李一个召唤:“你们过来吧,来看一场倾城奔赴的泼水节!”于是我们来到了西南边陲——西双版纳州首府景洪。尽管我们来过这里,但这回不同往常,不是人在旅途的一次邂逅,而是期待着投入一个古老民族的欢庆。 花 车 大 巡 游 14日是傣历“空日”。它既不在陈年,也不属新年,是农历里没有的“大撒把”日子。我们早早出门,去看另一场“大戏”——花车巡游。朝阳还没有露脸,晨风习习,鸟语嘤嘤。车行在宽敞的宣慰大道,两侧的椰树从半空里挂出果实,下面的竹林俯仰婆娑,摇曳生姿;随处可见的凤凰花开得火红热烈,三角梅却娴静得爱怜可人。 到勐海路口,已经交通管制,我们便安步当车。这时注意到,路旁的树丛高高低低挂着许多纸袋,有人拿长竹竿正往下挑。摄影家问一位大姐:“树上哪来这许多纸袋?”对方一笑:“不是纸袋,是昨夜落下来的孔明灯。市里要求晚间严防死守,不造成火灾;白天及时清除,擦靓市容市貌。”打量为我们忙碌的人们,有的穿工作服,有的戴志愿者袖标,有的像社区工作者,有的——像那位讲话的女同志,可能是机关干部,我恍然大悟,昨晚的疑惑和担忧,随着清凉的晨风吹散了。 沿着勐海路向南,我们打算去花车巡游的终点——泼水广场。可是离广场还有一站路,已经人流拥塞,前进不得。我们只好和“在路”游客就地守候着花车。在一个多小时的焦急等待中,一听说“来了,来了!”大家就“呼”地潮涌向路中间护栏,然后又失望地退潮,如是者再三。 约莫十点半钟,遥遥地望见北面巡游的队伍了。然而他们花枝招展着,载歌载舞着,且行且住着,挨了好大一会儿,才来到我们面前!之前听说的由青少年学生、各族群众、寺院僧尼、主题花车等组成的方阵,从现场看,并未界限分明,而是彼此交叉着,给人以七彩云南、摇曳生姿、风情异样的感受。那民族方阵衣着鲜亮,歌舞妩媚:葫芦丝轻抚《月光下面的凤尾竹》,傣族姑娘仿佛在月色下轻歌曼舞;“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热情的哈尼族姑娘歌喉婉转悠扬;木鼓咚咚,乐声阵阵,来自村寨的阿瓦族青年再唱新歌。学生方阵天真烂漫,活泼可爱:一队队绿孔雀、蓝孔雀、金孔雀,翩翩飞来,又翩翩飞过;圣洁的小天使,把莲花举过头顶,把和合美满献给观众。寺院方阵别开生面,分外亮眼:花车上端坐一位高僧,一袭红袍,双手合十,笑容可掬;年轻的僧众排成纵队,手执团扇,目不旁视,虔诚而带几分稚气。迤逦而来的主题花车,把巡游推向高光时刻。每辆车一前一后坐两位姑娘,或浓妆、或淡抹,看那花车:有的浅浅的水色悬挂粉彩的花,宛若清水捧出芙蓉;有的淡雅中装饰孔雀的蓝、青芒的绿,热带雨林气息扑面而来;还有的如凤凰花开浓烈奔放,像雨后橡胶林苍翠欲滴……每一辆花车经过,都给人一份惊喜,赢得一片喝彩。 时近正午,绵延数公里的歌舞方阵才过尽,徐徐舞向泼水广场。那里,早已万众翘首,期待花车巡游的高潮——入场式表演。我们没有看到那场表演,已经叹为观止。不是吗?三千五百人的演艺方阵,流光溢彩的生态文化展示,不知多少万人夹道观看,这是多么富有南国风情、多么富有时代气息的民族庆典,又是多么让人感动、令人欣慰的民族和合啊! 倾 城 的 泼 水 傣历新年当然还有许多精彩,譬如赛龙舟、放高升、文艺会演等等。但最本真的是泼水,压轴大戏也是泼水。史书记载: 旧俗傣历元旦之晨,贵族平民皆沐浴,更衣,礼佛。妇女则担水一挑,为佛洗尘。洗尘须由顶至踵,淋漓尽致,泥佛几为之坍倒,是为“浴佛”。“浴佛”之后民众方可互以水浇泼,祈求洗涤过去一年的不顺。 今日是傣历元旦,一夜之间街市改了观,连片的摊位不再是热带水果和旅游纪念品,而是水枪、水袋,风镜、泳镜,水盆、雨披。行人装束分外别致,一律穿雨鞋,背水袋,持枪械,手机装袋悬挂胸前,一派大战前气氛。路上,小规模水战时有发生,但也只小试身手,稍事“交火”便发声喊,衔枚疾走了。老李说,早饭后全城就出动了,年轻人成群结伙,大人带着孩子,向闹市区、大道口、广场进发,核心目标是泼水广场。 然而,还没到泼水广场,各交叉道口已人山人海,车辆不能行,路人不敢过,否则遭遇“十面埋伏”,在枪林弹雨中狼狈不堪。我们在路边人丛中艰难行进,也不时遭遇“冷枪”。但因为是徒手,对方且放了一马。临近中午,我们绕过大半个广场,登上老李在广场南侧的顶楼。从22层高楼俯瞰,泼水广场尽收眼底。广场居中建了一座平台,有一道喷泉从中射出,白光如剑,直刺云天。喷泉下一群可爱的白象环立,把祥和传送给节日里的人们。诺大的广场容纳不下火爆的人群,许多人就站在注满清水的大小水池里! 广场人声沸腾,听不清喇叭里传来的讲话。兀地听到欢声雷动,看时水幕陡起,新年泼水大战爆发了!向下望去,分不清是现代的水枪、水炮发射,还是传统的水舀、水盆泼洒,只看到游龙漫舞、水花盛放;水幕下一城民众共八方来宾在跃动,民族色彩与新春气象相交融,一幅动人心弦的壮丽画卷铺展开来…… “水花放,傣家旺!”如果说来时我们看到人们手持水枪、头顶水桶、大杀四方,是一种激情、一种欢乐,那么此刻扑入我们视野的泼天泻地、水舞人跃、银花飞溅,就是一场洗礼,一场狂欢,一场祝福人寿年丰、家国兴旺的盛世大典! 倾城倾情的泼水狂欢,一直持续到傍晚,方才渐息。回来的路上,我们沉浸在盛典的氛围中,不禁感慨:“这才是民族节日,全民的节日”。而老李,则平静地讲了一段感人的佳话—— 1961年4月,周恩来总理视察西双版纳,正赶上泼水节。那天一早,总理身着傣族服装走上街头。看到总理来了,就有人拿柏枝蘸着银碗里的清水,礼貌地洒在总理身上。总理却“入乡随俗”,端起大盆泼向人群。人们一下消除了拘束,纷纷端起大盆“回敬”总理。身边同志担心总理着凉,要用伞遮挡,总理爽声说:“傣族群众的每滴水都是热乎乎的,我一点都不感到寒冷啊!”穿一身民族服装,跳一段民族舞蹈,泼一盆爽心银水,映现出一张张民族的笑脸。亲切和蔼,平易近人,这就是一代伟人的风范,是开国总理带给西双版纳的新年贺礼! 六十多年过去了,西双版纳没有忘记那一年非同寻常的泼水节,没有忘记身穿圆领衫、头扎白毛巾的人民总理,每有游客和朋友来观光游览,这里的人们都会深情地讲述这段温馨难忘的故事。 (全文完) 作者简介:周翔,1961年出生,江苏涟水县人。曾任淮安市侨联主席,市政协港澳台侨委主任。工作之余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在国内报刊和海外华文媒体发表诗歌、散文一百多篇,文史研究、文艺评论多篇。 来源:漪涟文艺 编辑:杨信
文章分类:
旅游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淮安城市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网友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联系本网工作人员,过期则视为认同。本网客服QQ:31852513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