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 漕运镇林集社区新闻工作站7043
发表时间:2023-01-05 08:42来源:今日头条 12月30日上午,我区融媒体中心为了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淮安区漕运镇林集社区挂牌淮安区融媒体中心林集社区新闻工作站,“海棠红”宣传站。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区媒体融中心新闻报道发展深入基层,打通淮安区融媒体中心新闻报道最后一公里。淮安区融媒体中心相关科室负责人,淮安区融媒体中心党委委员、编辑制作科负责人杨文龙,漕运镇宣传办张含笑,林集社区党总支部书记韩文娟等出席挂牌仪式。 淮安区融媒体中心党委委员、编辑制作科负责人杨文龙,漕运镇宣传办张含笑,林集社区党总支部书记韩文娟同为淮安区融媒体中心林集社区新闻工作站揭牌。 淮安区融媒体中心党委委员、编辑制作科负责人杨文龙在仪式上讲话。他指出,加强融媒体中心镇村新闻工作站建设是党中央站在时代新闻报道,为了强化意识形态工作,更好地传播党的声音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区融媒体中心和漕运镇林集社区强强联手“扎实抓好淮安区融媒体中心林集社区新闻工作站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同时漕运镇林集社区将以这次和区融媒体中心强强联手为契机,把好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贯穿到淮安区漕运镇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切实发挥舆论引导和意识形态主力军作用,更好地落实党管媒体、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根本任务。更要以融媒体林集社区新闻工作站,“海棠红”宣传站建设为抓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多样化传播、分众化服务、大众化表达,把更多力量聚焦到传播党的声音、团结引导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服务,不断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讲好新时代漕运故事,唱响漕运发展“好声音”,画出网上网下最大“同心圆”,把舆论引导漕运镇林集社区新闻工作站新阵地做大做强。 区融媒体中心党委委员、编辑制作科负责人杨文龙,要坚持高定位,持续做优融合发展文章。区融媒体林集社区新闻报道站的挂牌只是第一步,构建具有较强新闻传播力、媒介服务力的媒体平台,依然任重道远。要按照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社区信息枢纽的功能定位,扎实做好融媒体林集社区新闻工作站建设后续工作,全面推进漕运新闻机构、传媒资源和传播平台优化整合,努力在“融”字上下功夫,按照“媒体+”的原则,形成“新闻+政务+服务”综合移动平台和漕运主流媒体矩阵,推动“物理融合”向“化学融合”转变,放大一体效能,使“独唱”更具特色,“合唱”更有力量,着力打造新时期特色漕运新闻报道宣传阵地。 区融媒体中心党委委员、编辑制作科负责人杨文龙强调,要坚持高标准,努力打造一流适应漕运发展的通讯报道队伍。新时代催生新媒体,新媒体需要新媒体人。新闻工作者要按照“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总体要求,在推进区融媒体漕运林集新闻工作站,“海棠红”宣传站建设中,希望林集社区工作人员主动学习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新本领,在媒体融合中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自觉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更好地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为推动淮安区漕运镇高质量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新成立的区融媒体漕运林集社区新闻工作站,“海棠红”宣传站,将及时全面的配合区融媒体中心,区广播电视台、区新闻信息中心和区宣传服务中心,林集社区新闻通讯员要实现人员融合、机制融合、内容融合。 要进一步拓展和强化林集社区新闻通讯员能够熟练的操作使用手机客户端、微信、微博等多种新型传播手段,着力打造“新闻+政务+服务”综合移动平台和主流媒体矩阵,促进漕运新闻事业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担当新使命。
文章分类:
县区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淮安城市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网友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联系本网工作人员,过期则视为认同。本网客服QQ:3185251323。 |
|